
一個多月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去台灣,使得台海局勢愈發緊張,也將中美關係推向朝鮮戰爭結束以來最大危機,加之年初爆發的俄烏衝突和逐步惡化的能源危機,不得不讓人對兩岸關係和中美關係憂心忡忡。那麼,如果台海爆發軍事衝突並逐步升級至全面戰爭,美國會主動參戰幫助台灣嗎?
美國政府在決定是否參與或發動戰爭時,一方面要考慮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國內形勢。大多數學者在評估戰爭風險時,會更多關注政府表態和舉措,評估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及部署。卻少有人從美國國內經濟、政治及歷史沿革的角度分析美國參戰或發動戰爭的條件和基本環境。
在南北戰爭以後,美國本土就沒有再發生過戰爭,但其參與或發起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卻不少。近一百年來,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外,美國還直接發動或參與了十三場戰爭和軍事衝突,其中大規模參與且主導的包括1950-1953年朝鮮戰爭、1960年代越南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2011年伊拉克戰爭。
美國在經歷過一戰後脫穎而出,二戰使其成功擺脫經濟大蕭條並逐漸成為全球霸主。除了朝鮮戰爭的失利和陷入越戰的泥潭外,美國在大多數戰爭中都取得了“勝利”並享受了其帶來的經濟紅利。我們反對戰爭和一切人類自相殘殺的行為,但今天回顧歷史,我想分析一下美國參與或發起的幾次主要戰爭在戰前、戰時和戰後的經濟情況,並以史為鑑,幫助我們對目前的中美關係以及美國是否會在未來參與或者發動戰爭做出預判。